全站搜索

特医食品的临床应用

行业动态 68

特医食品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素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特医食品不是药品,纳入食品监管体系。它在患者治疗、康复及机体功能维持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营养支持作用。

特医食品与传统的“营养品”比较特医食品:营养全面均衡,补充每日所需。蛋白粉:营养素单一
维生素片:营养单一,无热量来源。鸡汤骨头汤:营养素不充足,油腻,饱和脂肪酸多,制备麻烦、费用较高。

匀浆膳:天然食物,在医院制作。成分配比不稳定,易造成二次污染,人力成本高。

特医食品的主要类型特医食品主要有预消化型(氨基酸型、短肽型)和整蛋白型(通用型、疾病特异型)

预消化型特医食品预消化型特医食品适用于肠胃功能不佳的患者。
胃:排空快,无需特别消化,减轻肠胃负担减少腹胀、反流、误吸风险。肠:无需特别消化,营养成分可直接吸收,维护肠屏障,减少肠道刺激,减少肠源性感染发生率。预消化型特医食品可作为营养不良病人的术前喂养以及肠道准备或序贯的过度营养。适用于胰腺炎、肠道炎性疾病、放射性肠炎和化疗、肠瘘、短肠综合征、艾滋病等代谢性胃肠道功能障碍人群,以及有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处于大手术后恢复期的危重疾病人群。

整蛋白型特医食品
整蛋白型特医食品营养全面均衡,包括膳食纤维。它接近自然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模态,但易于消化吸收利用。能够显著改善营养指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加速康复。适用于存在胃肠道功能的肠内营养。

特医食品简易冲调和使用方法日常营养补充:40克,约160ml温开水冲服,一天2-3次。轻中度营养不良或管饲全营养者:70克,约280ml温开水冲服,一天3~6次。标准冲调:1kcal/mL注:部分1.2kcal/mL,最高可达1.5kcal/mL。具体按每种FSMP包装说明中的建议配制用量来冲调。特医食品的摄入推荐流程图

每天特医食品供能400-600kcal或以上,才有助于机体营养状况的改善/纠正特定营养素的缺乏。主要不良反应:肠胃不适、腹胀、腹泻等。注意“4度”:频度、温度、速度和浓度。针对性地选择更优营养、适应性更好的FSMP种类。随诊,依从性、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营养管理:尽早起始,全程干预

    28

    肿瘤患者的营养管理是治疗中的重要一环。日前结束的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ASPEN)年会中,肿瘤患者的营养管理是关注的重要话题。我国肿瘤患者营养现状如何? 营养支持对于抗癌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肿瘤患者营养干预...

    查看全文
  • DRG对医用食品发展的影响分析

    32

    DRG支付政策与医院医用食品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必然联系?是限制?是驱动?医院DRG执行期,应当如何大力推动特医食品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营养诊断”提升DRG医保支付额度 “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并发...

    查看全文
  • 区分:特医食品和保健品

    49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食品声称,有些是特医食品,有些是保健食品。这两类食品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又分别适用于哪些人群呢? 概念不同特医食品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简称,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

    查看全文
1
您有新消息,点击联系!